加密市場週期:停滯、泡沫與突破

加密市場週期:停滯、泡沫與突破

加密市場週期:停滯、泡沫與機構收編

本輪週期的異常特徵

有別於過去由貨幣寬鬆推動的牛市,當前加密市場正隨著宏觀經濟不確定性起舞。比特幣(現為全球第10大資產)相較蘋果僅有3倍成長潛力,早已不是當年的不對稱賭注。而山寨幣則陷入「FDV煉獄」——項目以荒謬的完全稀釋估值發行,卻幾乎沒有流通供應量。

殘酷真相? 我們鍾愛的減半週期可能正在跑最後一圈。當比特幣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誕生時,若沒有全球央行流動性注入支撐風險資產,其破兆美元估值根本難以想像。

黃金飆漲時比特幣打盹

圖表說明一切:在地緣政治動盪中黃金創歷史新高,比特幣卻像過度熱忱的實習生般緊跟標普500指數。這可不是當初推銷給我們的「數位黃金」敘事。

但這裡存在詩意的正義——中本聰的創造在最能凸顯法幣系統失敗的地方閃耀光芒:經濟制裁(俄羅斯)、惡性通膨(阿根廷)與貨幣主權之戰(薩爾瓦多)。問題是,BTC需要體制認可才能起飛,這創造了薛丁格的加密貨幣——既是反體系,又依賴貝萊德的ETF資金流。

ETF悖論:用自由換取流動性

穿著比特幣T恤的華爾街公牛 圖片建議:身穿「中本聰」T恤的華爾街公牛衝破數位圖表

終極諷刺?我們把革命外包給了Larry Fink。貝萊德現在管理的加密資產比多數DAO加總還多,同時:

  • 比特幣與股票相關性達0.6(QCP Capital數據)
  • 風投項目像賭徒般在代幣生成事件就拋售
  • 迷因幣表現勝過正經DeFi協議

加州淘金熱比喻殘酷成真——只不過李維斯賣牛仔褲的角色,換成了Citadel向渴求收益的機構推銷場外衍生品。

如何打破循環?

三大結構性障礙:

  1. 流動性碎片化:缺乏統一的山寨幣敘事,資金分散於無數微趨勢
  2. 創新表演:多數「新穎」L1鏈只是加了幾步的EVM複製品
  3. 風投數學:項目需要5000萬美元FDV才夠滿足投資人清算優先權

出路?要嘛催生超越投機的真實應用,要嘛接受成為對沖基金的新遊樂場。

ZKProofLover

喜歡97.93K 訂閱1.87K
市場分析